涂层漆膜附着力测试
涂层漆膜附着力测试是评估涂层与底材之间结合强度的重要方法,以下是相关的测试标准及方法:
测试标准
目前,涂层漆膜附着力的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GB/T 1720-1979(1989):这是漆膜附着力的传统测定方法,根据原化工部标准转化而来。该方法使用专用附着力测定仪在漆膜样板上划圆滚线,按圆滚线划痕范围内漆膜完整程度评定附着力,分为1\~7级,1级最好,漆膜完整无损。
2. GB/T 5210-2006(参照ISO 4624:2016):该方法为拉开法测定附着力,使用胶粘剂将表面涂漆的专用试样在定中心装置上对接干燥后,以规定的速度(10mm/min)在试样的胶结面上施加垂直、均匀的拉力,以测定涂层间或涂层与底材间附着破坏时所需的力,通常以N/cm²或MPa表示。
3. GB/T 9286-1998(等效ISO 2409:1992):该方法规定了以直角网格图形切割涂层穿透底材时来评定涂层从底材上脱离的抗性的一种试验方法。使用切割刀具在准备好的规定试板上纵横垂直交叉切割形成网格,然后用透明胶粘贴涂层切断处(软底材不用胶粘带),均匀撕去胶粘带后检查切割涂层破坏情况。试验结果分为0\~5级,0级最好,完好无损。
测试方法
根据测试标准的不同,涂层漆膜附着力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划圈法:
方法简介:采用尖角唱针穿透至底材,施以一定荷重,在以一定的回转直径划圈的同时匀速运动,根据划圈对漆膜的破坏面积来对附着力结果进行评价。
评级方法:划圈附着力共分为7个等级,按顺序检查各部位漆膜的完好程度。从1级至7级附着力依次降低,7级最差。
特点:适用于各种单一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是一种间接测定的方法,得到的不是单纯的附着力,还包括涂层的变形和破坏时的抵抗力,但操作简单快捷。
2. 划格法(百格法):
方法简介:采用切割刀具,以直角网格图形切割涂层穿透至底材,来评定涂层从底材上脱离的抗性。常用标准有GB/T 9286-1998和ISO 2409-2013。
评级方法:在良好照明的环境下,目视检查测试面涂层的脱落情况。附着力共分6个等级(也有说法为0\~5级),从0级(或1级)到5级涂层附着力依次递减,5级最差。
特点:适用于测量厚度小于250μm(或250mm,根据具体标准有所不同)的涂层,也可用于多涂层的测定,但由于不易判断是涂层与底材之间的附着力还是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因此多用于单涂层的测定。划格法也属于间接测试法,操作简单,应用较广。
3. 拉开法:
方法简介:在指定的速度下,在试样的胶结面上施加垂直、均匀的拉力,来测定涂层之间或涂层与底材之间的附着力破坏所需要的力,通常以测得的单位面积的拉力大小来表示附着力。常用标准有GB/T 5210-2006和ISO 4624-2016。
评级方法:拉开法附着力以破坏强度和破坏性质来表示。破坏强度以试样被拉开时的负荷与试柱面积的比值来表示,以MPa或N/cm²计。破坏性质通过目测破坏表面来确定,包括不同类型的破坏,如第一道涂层的内聚破坏、第一道涂层与第二道涂层间的附着破坏等。
特点:适用于较厚涂层,单涂层和多涂层体系,测定涂层之间的附着力时,可优先选用该方法。拉开法属于直接测定法,能用数值表示涂层附着力,可用于研究涂料配方是否合理及全面评价涂层整体附着效果。但操作相对复杂,且须等胶黏剂完全固化后才能进行试验。
此外,还有刮擦附着力测试和划痕法等方法。刮擦附着力测试主要用于测量有机涂层在光滑、平坦板材表面的附着力,通过逐渐增加负载的圆头铅笔将板材压在涂层上,直到涂层被移除为止。划痕法则是通过划伤涂层来测量涂层对基体的附着力,通常使用具有很小曲率半径的圆锥形硬质材料(如金刚石)进行刻划。
综上所述,涂层漆膜附着力的测试标准及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具体需求和涂层类型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