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服掉色,服装应该做哪些检测,符合哪些国家标准?
穿衣服掉色可能与服装的色牢度不佳有关。为了确保服装的色牢度符合相关标准,服装应该进行一系列检测,并符合以下国家标准:
一、色牢度检测
色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如挤压、摩擦、水洗、雨淋、曝晒、光照、海水浸渍、唾液浸渍等)作用下的退色程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服装的色牢度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耐摩擦色牢度:检测服装在摩擦作用下的颜色牢度,包括干摩擦和湿摩擦两种。根据GB/T 3920-2008《耐摩擦色牢度》标准进行检测。
2. 耐水色牢度:检测服装在水洗过程中的颜色牢度。根据GB/T 5713-2013《耐水色牢度》标准进行检测。
3. 耐汗渍色牢度:检测服装在汗渍作用下的颜色牢度,包括酸性和碱性两种汗渍。根据GB/T 3922-2013《耐汗渍色牢度》标准进行检测。
4. 耐皂洗色牢度:检测服装在皂洗过程中的颜色牢度。根据GB/T 3921-2008《耐皂洗色牢度》标准进行检测。
5. 耐光色牢度:检测服装在光照作用下的颜色牢度。根据GB/T 8427-2008《耐光色牢度》标准进行检测。
此外,根据服装的具体用途和适用人群,还可能需要进行其他色牢度检测,如耐干洗色牢度(GB/T 5711-2015)、耐唾液色牢度(GB/T 18886-2002,主要针对婴幼儿纺织产品)等。
二、其他检测项目
除了色牢度检测外,服装还需要进行以下检测项目,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1. pH值:检测服装面料的酸碱度,确保其对皮肤无害。
2. 纤维含量:检测服装面料的纤维成分和含量,确保与标签标注一致。
3. 甲醛含量:检测服装面料中残留的游离甲醛含量,确保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
4. 异味异色:检测服装在穿着过程中是否产生不良气味或颜色变化。
5.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检测服装面料中是否含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这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三、符合的国家标准
服装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应符合以下国家标准:
1. 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该标准规定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包括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色牢度等指标。
2. 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该标准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色牢度、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指标,并特别强调了婴幼儿纺织产品的耐唾液色牢度要求。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服装的色牢度和其他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服装生产企业应进行全面的检测,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和质量控制。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也应关注产品的检测报告和标签标注信息,以确保购买到安全、合格的服装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