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
国内食品检测测试标准依据涵盖了多个方面,旨在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食品检测测试标准依据: 1. 国家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等。GB 4789系列-《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包括多种微生物检测方法,如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国内食品检测测试标准依据涵盖了多个方面,旨在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食品检测测试标准依据:
1. 国家标准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等。
GB 4789系列-《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包括多种微生物检测方法,如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GB 5009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涵盖了食品中各种成分的理化检测方法,如水分、灰分、酸价、过氧化值等。
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了预包装食品标签的内容和格式要求。
GB 1488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规定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和管理措施。
2. 行业标准
SB/T 10371-2004《方便面》:规定了方便面的生产、检验和质量要求。
NY/T 471-2010《绿色食品 食用植物油》:规定了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的生产、检验和质量要求。
QB/T 1173-2012《天然矿泉水》:
规定了天然矿泉水的生产、检验和质量要求。
3. 地方标准
各省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地方标准,如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T 725-2013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4. 企业标准
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的企业标准,如《Q/XX 001-2020 企业名称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5. 国际标准
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来管理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Codex Alimentarius(食品法典):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制定,提供了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指南。
6. 检测方法标准
GB/T 5009.1-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涵盖了食品中各种成分的理化检测方法。
GB/T 4789.1-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规定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7. 食品接触材料标准
GB 4806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包括11大类食品接触材料的标准,如塑料、金属、玻璃、陶瓷、橡胶等。
8. 特定食品标准
GB 1964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规定了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的生产、检验和质量要求。
GB 1964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规定了乳粉的生产、检验和质量要求。
9. 特殊人群食品标准
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规定了婴儿配方食品的生产、检验和质量要求。
GB 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规定了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
10. 农药残留检测标准
GB 23200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了食品中各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
11. 兽药残留检测标准
GB 31650-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了食品中各种兽药的最大残留限量。
12. 重金属检测标准
GB 5009.1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规定了食品中铅的检测方法。
GB 5009.1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规定了食品中镉的检测方法。
13. 营养标签标准
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内容和格式要求。
14. 其他相关标准
GB 1493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规定了洗涤剂的生产、检验和质量要求。
GB 14930.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剂》:规定了消毒剂的生产、检验和质量要求。
这些标准共同构成了国内食品检测的框架,确保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和质量。食品生产企业、监管部门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在进行食品检测时,应依据这些标准进行操作,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